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,随手辄应。其入药有四义,一能辟恶取其性灵也,故治邪辟鬼魅,蛊疟诸疾。
按∶《续仙传》云,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,逐入枸杞丛下,掘之得根形如二犬,烹而食之,忽觉身轻,《本经》之轻身不老,可确征矣。辛能入肺,温能散表,故有利气豁痰,散痛消肿辟恶之功。
《本草》言其利小便,伐胃邪。此物有行水之功,久服损人。
治伤寒肾虚,尺脉不至,是实土以堤水,非伐肾也。身黄腹满小便不利,用茵陈栀子大黄汤,取其利大小便,而蠲湿热也。
《圣惠》治小儿遗尿,酒煮服。新者有毒,陈者无毒。
《金匮》大黄虫丸用水蛭、虫,取其破坚症、下积血耳。发明防己辛寒纯阴,主下焦血分之病,性劣不纯,善走下行,长于除湿,以辛能走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