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栀子以清里热,而表热亦解;用香豉以泻腹满,而身重亦除。此与伤寒自汗出条颇同而义殊。
名平名辨,皆叔和搜采之说,仲景所云各承家技者是也。合之于病。
阳明之身寒恶寒,只在初得之二日,至三日则恶寒自罢,便发热而反恶热。若四肢沉重疼痛者,为下焦水郁,用真武汤,是引火归元法;若便脓血者,为下焦火郁,用桃花汤,是升阳散火法。
阳明阳盛,故能食而大便硬,此为纯阳结;少阳阳微,故不能食而大便硬,此为阳微结。更实更虚,所以休作有时。
吐、下、温针之法,非太阳所宜,而三日中亦非吐下之时也。然寸脉虽浮紧,而尺中迟,则不得据此法矣。
此妄下后,表虽不解,腠理已疏,故不宜麻黄而宜桂枝。当因症而合脉,勿据脉而断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