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辛能散风;故能住泄泻而疗风湿也。以手足渐温,人事稍苏为可治。
去厥阴经之风,则有川芎;去阳明经之风,则有白芷。经曰∶诸气郁,皆属于肺。
邪入于阳则狂,心为热所扰则烦,躁则烦之甚也;口燥咽干,火盛津枯也;干呕,热毒上逆也;错语,热昏其神也;不眠,阴未得复也;伤寒吐衄血者,当汗不汗,蕴热逼血上行也;发斑,热毒入胃也。戴氏云∶水泻腹不痛者为湿,痛者为食积。
胆者,肝之腑,在五行为木,有垂枝之象,故脉弦。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、朴者,以其不作痞、满,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。
中医治已病,于是乎始有方。东垣立此法,以听用者之进退,倘能随证加减,实能统治诸疡,亦嘉惠后人无穷之心也。
阳明、少阳病多由太阳传入,成无己曰∶自太阳、少阳传入者,众所共知,自三阴传入者,鲜或能识,三阴有急下之证多矣,岂非仲景之微旨欤。四物四两,加栀子、黄芩各五钱,名栀子六合汤∶治妊娠伤寒汗下后不得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