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则无冬无夏,无劳无逸,皆有外越之机,身体秘见不安之状。 虽具喜脉,切切不可说出,但云经闭。
因阳虚而致者,或由其用心过度,亏损心阳;或由饮食伤中,损及脾阳;或由饮食伤中,损及脾阳;或由房劳过度,亏损肾阳。揭太阳以言气之始,论厥阴以言气之终,昼夜循环,周而复始。
推其意也,以为桂、附之辛热属火,降少升多,不能直趋于下,故借此熟地、枣皮,沉重收敛之品,而使其趋下。寸脉浮大,按之反涩,尺中亦微而涩,知有宿食也,宜下之。
倘遇灾侵,而有黄落之恐,田地肯任其咎乎? 况饮食减少,生化机微[1],天真之液不能如常流注,学者须知,切切不可见其经之后至,而即以通套等法施之。
予思虚劳之人,总缘[1]痿躄………火灭而正气即复,何此段文字原本脱,据光绪本《医法圆通》补。要知人身三百六十骨节,无论何节,精气一节不输,则一节即成枯枝。
知非不能明辩,愿以俟学者之深参而有得焉。此属下焦火衰,阴寒气滞,急宜回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