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风寒燥湿之邪,一入其境,悉化为热,即是壮火。满痛既见,故倍加芍药以和里。
中外不相及,是病在半表半里,大小柴胡汤,治主病也。夫阳明之当下,因本病;而太阴之下症,反是标病。
夫脉微而恶风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用麻黄发汗;脉微弱而自汗出,是无阳也,不可用石膏清里。又《内经·病形篇》云∶“邪中于项,则下太阳,中于面,则下阳明,中于颊,则下少阳,其中膺背两胁,亦中其经。
问曰∶“仲景每用桂、附以回阳,此只用芍药、干姜者何?先热后厥,厥热往来,厥多热少,热多厥少,此四证是厥阴伤寒之变局。
因所伤之寒邪,随大汗而解,所成之温邪,随大汗而发,焉得无虚? 凡此等口角,如“病常自汗出”条,亦从删例。
汗家,平素多汗人也。寒伤于表,法当温散;寒伤于里,法当温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