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匮要略》云∶脉弦者虚也,胃气无余。观仲景桂枝汤汗以五味,大承气汤下以四味,可见矣。
合诸篇论观之,乃知血为总名,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耳。阳气张乱,无往非脾气之应,则无往非脾气之伤矣。
服已,须臾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于经书义理,漠不相入。
若小便不利、少腹满者,去麻黄,加茯苓四两。或顿饮冰水而定,或痛饮一醉而宁,终不能逐去病根。
阳亡液脱,脉又安得不涩。六淫者,天之阴阳风雨晦明也。
盖此病少卧,卫气不行于阴,故阳盛阴虚今昏其神,使得睡则卫气得入于阴,阳不偏盛,阴不偏虚,阴阳均平矣。亦有变于时令者,春夏发泄,虽大而有虚象;秋冬敛藏,虽小而有实形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