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药疗内生之风,治虚热之痰,得酒引之,能入经而正口眼。五加祛风胜湿,地骨退热补虚,生姜辛散助阳水为阴邪,大腹下气行水,茯苓渗湿健脾。
风之伤人也,头先受之,故令头痛;风在表则表实,故令发热;风为阳,气亦为阳,同类相从,则伤卫外之气,卫伤则无以固卫津液,故令汗出;其恶风者,卫气不能卫也;其脉缓者,卫气不能鼓也。佐以甘草,用调气也。
寒邪径中三阴者,名曰阴证,始终只是一经,不复再传。然每证不过数方,嫌于方少,一方一本集所载,皆中正和平、诸书所共取、人世所常用之方,即间有一二厉剂,亦攻坚泻一古人立方,分两多而药味寡,譬如劲兵,专走一路,则足以破垒擒王矣。
若肺热脉数者,非所宜也,合主二母散。大腹属太阴,少腹属少阴,脐下属厥阴。
丹、栀能泻,所以伐其实也。肉食得冰寒、水果而冷,冰寒、水果因肉食而滞,由是填塞至阴,乖隔而成霍乱。
此方惟实者可用,虚者勿妄与之;若实者不用,则又失乎通达之权,是当大寇而亡九伐之法矣,非安内之道也。飞霞子此方,为人子事亲者设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