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温疟固与他疟不同,特以其有寒热与疟相类,故亦以疟名之,其证自有两种耶,安得起作《内经》者问之?岂清金润燥与下夺之法,能了其食者物也,在人身属有形之血分。
且亦忽作忽止,无有定期,与疟之不爽其期者又别也。凡痢初起,邪实,当去积滞,俟腹不痛即愈,不愈可用鸦胆丸止之。
《经》云∶脾脉病,舌本强,视盛虚热寒,陷下取之。霍乱后,下利见血,止血汤、赤石脂汤。
昔有二人同行,一含人参则不喘,不含者喘,可见虚宜补。妊娠瘟病,宜下者,照前法下之,毋惑参术安胎之说而用补药,则大凶矣。
饮酒伤肺痰多,栝蒌、杏仁、青黛、黄连为丸,竹沥煎入韭汁吞之。痰积非青黛、栝蒌不除。
又推之外感内伤,既能郁热蓄痰,独不能停湿滞血而为是证乎?治痞气,以瓜蒂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