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病,重发汗,复下之,不大便六七日,舌上燥而渴,日晡小有潮热,从心下至小腹硬满此分别同是下后,上条身热不去,心下结痛,与此条日晡潮热,小腹硬痛,治分上下。一经而有二药之分又何耶?
一日汗多,津越于外;一曰潮热,便结津竭于内;一曰目睛不和,津竭于上。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
以上论冬令伤寒,然亦可参治四时者。此申明阳明病里热外症形象,身热自汗出,不恶寒反恶热者。
若不硬者,切勿与之。例如气虚冒邪,而用人参败毒散、参苏饮。
余今参悟方法主治。 实火口渴,脉实数,能消水;虚火口渴,脉虚数,不能消水。
初得伤寒一二日,头痛恶寒皆除,便觉胸中连脐腹注闷疼痛,脉沉有力,坐卧不安,上气喘促,不候他证,便可用下药。 第二证既无里寒之可温,又无里热之可下,求其所以用麻黄、附子之义,则是脉亦沉,方可名曰少阴病,身亦发热,方可行发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