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气结成痰,迷于心窍,猪苓丸之类利其痰。 盖附子得生姜,既能发散,又能导虚热入下焦也。
黑而枯燥者,房劳。每服旋丸如桐子大,用薄荷自然汁同温酒化下两丸。
曰∶夏浮冬沉,特微浮微沉耳,其更改固按肺较心更浮,肝较脾略沉,是右寸关比左寸关差浮也。所谓太过、不及者;言弦钩毛石之脉,与时相应,俱宜和缓而适中。
痰者,温胆汤减竹茹一半,加南星、酸枣仁各一钱,下清灵丹。言证与脉反,故亦危殆。
火扰之则浊,浊则昏暗,又火为荧惑,故昏惑也。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温再服,则吐脓血也。
不但烧须灼艾,终日夕视脉和药必精,故通于神明如此。旧以软属浮,弱属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