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见恶寒身痛,仍加羌活,防风;口渴,去半夏,加天花粉;饱闷,去人参,加枳壳、浓朴;小便不利,加木通。症在太阳者,羌独败毒散煎汤连饮;里有热者,羌活冲和汤。
胁肋胀满作痛,有实候者,先以导痰汤服之。如见白苔而滑,邪在半表半里、未入于里也,但宜和解。
伤寒发热无汗,呕而不能食,而反汗出然者,是转属阳明也。如喉一片皆肿,难以遍刺者,以冰、硼、炉甘石,研细吹痛处,时以薄荷汤漱口。
每服五七钱,水一盏半,煎至一盏,去渣,温服,不拘时候。肠胃热结,大便不通,宜调胃承气汤。
雪按:此一条,不可无者也,浅田所未及,故为补之。伤寒本自寒下利,医复吐下之,寒格更逆吐下,若食入口即吐,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。
其中风者,必有先兆之证∶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,或手足少力,或肌肉微掣者,此先兆也,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。然治病之法,不可失于通塞,或一气之微汗,或一旬之通利,如此乃常服之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