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恶寒口燥渴,谓口中燥而渴也;阳,谓属阳明也,宜白虎加人参汤。如无梓皮,以茵陈代之。
盐汤酒随上下服之。 凡夹缚,夏三两日,冬五三日解开。
稽寒温表里之疑,式明标本;施汗、下、补、吐之法,溥济群生。 盖人身以血气为主,病痈之人,气血潮聚一处为脓,若脏腑不固,必元气泄而血愈寒难愈。
亦有协热利不止,更或结胸而发黄者,用茵陈五分,同陷胸汤三分、大承气二分以下之。一法本方合解毒汤。
一、流注在背膊腰腿紧要处,当用此方,浓敷患处。一名寸口,正在东关前、堂骨后,赤白肥肉际宛中,骨缝陷中,可容一豆者是,乃名鱼际者也。
或破脑伤风,血出不止,急用此药之。若去血上为咀,每服三钱,姜、枣煎,不拘时。